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,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。 肠炎是肠粘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。肠炎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,它常广泛地涉及胃和结肠。常有止不住的腹泻、不时腹部绞痛出现,也有患者会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,令人痛苦不堪,而且非常顽固,不积极治疗不仅不会自愈而且可能出现病情加重,出现其他皮肤、肝胆并发症,严重时甚至可产生癌变。
1、急性肠炎:在我国以夏、秋两季发病率较高,无性别差异,一般潜伏期为12~36小时。恶心、呕吐、腹泻是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。
2、慢性肠炎: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、或反复发作的腹痛、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,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样便。腹泻程度轻重不一,轻者每日排便3~4次,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;重者可每1~2小时一次,甚至出现大便失禁。部分患者可有夜间腹泻和(或)餐后腹泻。直肠严重受累时,可出现里急后重感。粪质多呈糊状,混有大量黏液,常带脓血。
您出现什么症状?咨询在线咨询为您会诊
1、肠狭窄:临床上一般无症状,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,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,要警惕肿瘤,鉴别良性恶性。
2、肠穿孔:多为中毒性肠扩张的并发症,也可出现严重型,多发生于左半结肠,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。
3、中毒性肠扩张: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,中毒症状明显,伴有腹泻、腹部压痛和反跳痛,肠鸣音减弱或消失,白细胞数增多,易并发肠穿孔。
4、便血:这里所说的大量便血是指短间内大量肠出血,伴有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及血色素降低,需要输血治疗。另外,长期慢性出血亦可引起缺铁性贫血。
5、强直性脊柱炎:一些人由于饮食不卫生,或者不良的生活习惯,就会发生慢性肠炎,但是得了病一定要积极治疗,否则更为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就会接踵而来。
肠炎的其他危害?咨询在线咨询